中国教育在线
中国教育在线
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
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
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
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
3-6岁每次用眼别超半小时
2011-12-14
关注掌上高考

  新闻背景:

  今年的12月11日是国际儿童电视日。电视对儿童有着特殊的吸引力,是他们汲取知识的便捷渠道,通过电视可以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。

  但是长时间看电视不仅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,更会引发眼睛近视。近年来,儿童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,对眼睛的伤害不容忽视。

  你的孩子是否喜欢成天对着电视看?你家的平板、手机、电脑,是不是都成孩子的专属物品了?孩子爱玩电子产品,可是,谁来救救孩子的眼睛呢?

  孩子小小的鼻梁上挂个眼镜,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都不少见。过早近视,对于孩子的视力伤害非常大,甚至对心理也会产生影响。专家表示,近年来,儿童近视以发生率高、年龄提前为主要特点,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依赖小眼镜了。

  ■患儿年龄越来越小

  人数越来越多

  记者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看到,那里排满了等候的儿童和家长,几岁至十几岁的孩子在四处跑闹,天真的小脸上对旁边的一切充满着好奇,而守在身边的家长则都神情忧虑,焦急地等待排队。

  “孩子这么小,眼睛咋地了?”

  “发现他看东西总是眯眯眼,怀疑近视了,赶紧来看看。”

  “这么小,应该不能吧。”

  “不好说,孩子幼儿园里好几个小朋友都近视了。”

  这是记者和四岁的菁菁妈的聊天,每天,眼科门诊都有不少像菁菁妈这样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,看起来都是小不点的孩子,眼睛却都开始出现了问题。

  该门诊有着多年儿童眼病经验的刘岩医生表示,儿童近视越来越低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,一是表现在患儿年龄提前,十年前,近视的孩子大都是学龄后的孩子,而现在学龄前的孩子已经很常见了,经常看到三四岁的孩子就近视了。另一个是发生率逐渐走高,十年前,学龄期的儿童也就占门诊的5%左右,而现在则能占到10~20%。

  ■家长很无奈

  孩子离不开电子产品

  为啥现在的孩子近视得越来越早,眼疾发病率越来越高?记者对一些家长进行了采访,看看他们的孩子都是如何用眼的。

  张女士的孩子2岁半,这个淘气的小男孩对电视情有独钟,每到周六日,家里的电视从上午9点一直开到夜里10点,各种动画片的碟一张接着一张放。“不想让孩子看,一闭电视孩子闹得不行,也知道对眼睛不好,可真没辙啊!”张女士叹了一口气。

  “我家的平板电脑都换好几个地方放了,甚至都藏到了被里,但总能被他找出来。”王先生为了让孩子少接触家里的电子产品,简直玩起了“游击战”,“这平板要是被他逮到了,孩子这一天就有事干了,都不再理你了。”王先生无奈地说。

  “我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,看见小朋友都在一起看电视,听说这样方便老师带孩子,可是,谁来管孩子的眼睛呢?”家长孔明犯愁地说。

  ■眼睛具有“记忆性”

  过度用眼很受伤

  为啥孩子的视力近些年下降得越来越快?没错,频繁地看电视、电脑、手机屏幕,令他们用眼过度和不当,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,这些都导致视力下降迅速。

 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张洪表示,由于人们的眼睛具有“记忆性”,孩子们长时间看电视等近距离工作,人为地令眼球晶体变凸,从而引发近视。

  另外,过度用眼还会给孩子带来其他伤害,例如儿童的眼睛长时间、近距离处于调节状态,容易造成眼睛视疲劳,经常流泪;孩子瞬目时间改变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眨眼时间变少了,很容易造成干眼症;另外,辐射对孩子的眼睛也有影响。

  有的家长发现,孩子近视发展得特别快,是不是孩子的眼睛成长也分时间段呢?哪个时期最重要呢?

  刘岩表示,3~6岁是孩子眼睛成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,这个时间段眼睛的形状、功能都迅速接近成人,同时也是最敏感的时期,如果对眼睛稍微打击,很快就会发病。因此,家长一定要在此时保护好孩子的眼睛。

  日常观察

 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近视?

  孩子近视,家长如何能尽早地发现呢?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医生刘岩总结出以下几条:

  1孩子看电视、电脑、书的距离总是越来越近;

  2孩子总眯着眼,而且还畏光;

  3歪头视物,就是孩子看东西总是歪着一侧头去看;

  4有揉眼睛和皱眉的习惯。

  如何配镜

  辨别真假近视应做散瞳检查

 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张洪指出,13岁之前的孩子患近视,很可能是假性近视,应该进行散瞳检查。

  为什么小朋友验光一定要散瞳呢?这是因为儿童眼睛的调节力较强,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,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,屈光力增强,从而影响验光结果的准确性。

  因此,张洪指出,散瞳可以帮孩子们确定是否存在假性近视,这样配出来的眼镜度数会更客观、准确。

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
相关新闻